中国的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计划,也就是“十四五”规划要来了。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
在中国政策蓝图中,五年规划的级别最高。这一规划始于1953年,目前将要编制的是“十四五”规划。该规划将是2021年-202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指导性文件。此外,“十四五”规划还是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更加不同以往。
从刚刚召开的专题会议来看,“十四五”规划有两大要点: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这期间将会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重大工程和项目。
要点之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次专题会议上,李克强表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下一个五年,仍旧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他还指出,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社会良好预期,激励全国上下努力奋进。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2%,其中一季度为6.4%,二季度为6.2%,三季度为6.0%。“十三五”的前三年,即2016-2018年经济增速保持在6.6%-6.8%之间。从时间线上对比,国内的经济增速处于平稳回落趋势中。对比国际主要发达国家来看,美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2.3%,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半分点;欧元区经济表现相对较好的法国,前三季度该数据也仅为1.4%。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表现在国际上还是比较好的。
但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速度值得担忧。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就曾多次公开呼吁,阻止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是当前最紧要、最突出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底线是6%。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呈持续下滑趋势,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期指出,长期经济增长减速非常重要的背景是,周期性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和危机后持续的低增长。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内在的原因——逐步从模仿来驱动走向自主创新来驱动,依靠出口和投资来驱动走向消费驱动。
对于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跌这一短期问题而言,其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外部因素有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需疲软,从而导致出口增速大幅下行;但更为重要的是内需下行,消费方面乘用车销售量延续了去年下滑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更是下降到-8.3%。在楼市政策未变调的当前,房地产市场销量和价格处于企稳状态,楼市销量和价格有支撑。从投资方面来看,基建投资在去年明显下滑后,今年稍微回升了一些,房地产投资方面处于比较平稳的态势,今年最主要的是制造业投资下滑明显,今年前十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下跌至2.6%,而2018年,这一数字是9.5%。
对于明年经济增速,有专家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目标可能是6%左右。在这样的增速下,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gdp总量较2010年翻一番”的这一目标,非常有可能实现。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处在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换挡期,未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目标,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非常有必要。李克强指出,“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
面对可能继续下滑的经济增速,余永定曾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呼吁,应该采取更为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增加财政支出,同时还要进行结构调整,但要把握好“度”。
要点之二: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重大工程和项目
2021-2025年将要如何走,重点有哪些?李克强指出,要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此次会议看,“十四五”规划主要有三条主线:
❶ 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
❷ 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
❸ 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起草形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今年开始组织开展了一些重大专题研究。
从已经公开的要点来看,这些专题围绕着国内外经济政治格局展开。国际方面,主要是研判“十四五”时期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系统分析国际格局新趋势新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尤其是国际经贸规则变化新态势的影响,以及研究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总体状况。“十四五”时期,我国将重点围绕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出一些政策举措。
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推动下,“十四五”时期很可能是未来新型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这段时期,我国要重点培育一些在国际竞争格局中有优势的、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产业图谱,破除制约潜力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尤其是体制机制障碍。
不久前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此次专题会议上,李克强也提出,要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尤其是去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开放加速,未来将会有更多外资参与到国内市场中。在这一进程中,落实竞争中性原则,激发创新主体动力活力,推动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重要一环。
此外,李克强指出,要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但距离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未来城镇化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将会加快。可以期待的是未来城市结构也会发生重大改变,人口将更多流向大城市、中心城市和都市圈,而与之相辅的一系列改善民重大工程也将加速落地,民生领域的制度建设以及保障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扫描二维码关注汉哲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资讯